高级搜索
发布信息
发布信息
会员中心
会员中心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独家报道 » 正文

海上沧桑话疍家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4-11-25  浏览次数:62
核心提示:海上沧桑话疍家 作者:冯峥 渔民旧称疍家。疍字原作蜑,后作疍 。关于疍家的来历,有几种说法,一说疍族原是东汉时中原地区的乌浒族,后分支成疍族。晋
   海上沧桑话疍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冯峥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     渔民旧称疍家。“疍”字原作“蜑”,后作“疍 ”。关于疍家的来历,有几种说法,一说疍族原是东汉时中原地区的乌浒族,后分支成疍族。晋时疍族人从江浙一带向南部沿海迁徙,是为广东渔民的祖宗。另一说是,“秦时屠睢将五军临粤,肆行残暴,粤人不服,多逃入丛土。(草木丛杂的地方)与鱼鳖同处。疍,即丛薄中之逸民也。”(清.范端昂《粤中见闻》)“世世以舟为居, 无土著,不事耕织,惟捕鱼装载装载为业,齐民目为疍家。”(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)据有关资料记载,疍族定居于阳江,约为明末清初。最早的是蔡、杨两姓。
    由此可见,疍族实为少数民族之一。有的人否认有疍族。其实解放初, 我市就曾有青年渔民以疍族这少数民族的资格,被选送到民族学院学习,培养当国家干部。
   “解放初,人民政府为了培养一些少数民族人学文化, 便在一些学院开设了大学速成班。那些学生质量很差,有的只读过小学,有的一字不识,到了学院才开始认字。我是作为“疍家族”被补送到南方大学的。我在那里学习了3个月, 结业后分配回东平。”(摘自《阳西文艺》1990年第三期《杨业开镇长答《阳西文艺》记者问)
    后来经有关部门调查落实,确认在长期生产生活中,疍族与汉人已经同化了,就不再存在“疍族”这个概念了。长期以来,有人说,把渔民叫作疍家是一种带侮辱性质的称呼,这是不对的,至多只能说是“过时的”叫法。
    几百年过去了,我市昔日的疍家与今日的渔民相比,有那些变化呢?回顾一下,是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    渔民,在旧社会更比岸上人低一等,被人称为“疍家獭”“水流柴”。 他们被限制不能与岸上人通婚。不能穿鞋着屐上岸。解放后,他们也和岸上人一样,平等自由,入党提干,当家作主。闸坡渔民林举瑞曾任渔业合作社的社长,1956年被光荣评为全国劳动模范,1957年作为中国英雄模范代表团成员出国访问,1959年任海陵公社党委副书记,1961年任闸坡公社社长,1962年任中共阳江县委委员,1964年被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。东平渔民蔡结璋近十年来连续被评为市县镇优秀共产党员,全国劳动模范,现在是东平红星渔业管理区总支书和红星渔业公司经理,是省人大代表。
    旧社会的渔民,衣着服饰比较简单。不论男女, 头上戴的都是那种如小铜锣大的竹帽。当地人叫“铜鼓帽”。这铜鼓帽织得很密,很硬朗,在渔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。除了遮阳遮雨之外,还可以当篮子装东西;可当凳子坐;可当戽斗戽水;还可装米盛水。
    男人穿一身薯莨染成棕色的粗布做的唐装衫裤。买不起薯莨的, 就到山上采伐一种叫胶树的植物,(不是橡胶树)剥了皮,熬水代替。一般都是在胶网时,同着一起染布。女人则用“大船蓝”布或者是黑布做衣服,还多了一个镶花边图案的围裙(阳江人叫“兜肚)。不论男女,衫裤都很短,一条宽大的刚过膝长的“短长裤”阳江人叫做淌裤。(“淌”读如“捧”)他们长年累月在海上生产,一般只用一条遮下身的水布。(阳江人称水抹或缴抹,“抹”读“瞒”平声)到上岸时才穿衣服。
    但是他们身上的饰物却是很讲究的。那铜鼓帽的帽带是用名贵的珠子串成的,美观漂亮。每个男人腰间都有一条用银元串成的裤带,有的还重叠几层,(阳江人叫几“皮”)。女人的围裙上也有一条用银元穿成的银链。男女渔民手上都戴着玉钏或者银钏。女的则多一副耳环。 
    现在呢,岸上人穿什么,他们穿什么, 没有丝毫差别,因为他们经济条件好,且常靠外地码头,领风气之先,穿带甚至还比岸上人还新潮。就算海上捕鱼,他们也有了橡皮布做的工作服,不再受天寒地冻泡在海水的折磨。身上的饰物,也由银链玉钏变成手表、传呼机、大哥大,甚至连那往日不离身的铜鼓帽也少见了。
    旧社会渔民不耕不织,日用一切均以原始的“以物易物”的市场交易办法, 用渔产品低价和岸上人换来衣食布帛蔬菜柴草维持生活。那时候,他们的生命很没有保证,每次出海回来,就要呼朋引伴大吃大喝一顿,庆幸一番。现在呢,丰盛的菜肴已是家常便饭,虽也还有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,但多数是结婚之类的大喜日子。平日要谈生意,他们都是进茶楼酒馆去的。现在不管是船上厨房还是岸上住家,所用的燃具都是新式的液化气炉,普通渔家一样用上城里人时兴的微波炉火锅,喝名贵的烟酒饮料。而那些“炉烤鱿鱼”、“鱼面”“鱼丸”之类的渔家传统菜式,甚至连往日不值一提的咸虾酱、鱼露也成了今日高级酒楼的名菜了。
    旧社会有句俗语说“疍家无屋贼无村”,小小渔船就是家。碰上台风海潮,船翻人亡,这叫做“含家铲”。1925年、1928年两次台风,阳江沉没渔船50条,死亡835人。1937年日寇抢劫渔船200条,杀害400多人。后来, 渔民稍微积下一点钱,便在岸上用木板搭起木棚居住,让不出海生产的老人小孩留在岸上。那时,渔民连上岸的权利都没有,就更没有居住的权利,所以这种木棚只能搭在海边,为怕涨潮淹没,木棚特别用木头支得高高的,还要用梯子上来。这种木棚当地人叫“疍家棚”,在当时,是渔港的一大特色。解放后,虽然有的渔民已住上房屋,但这种木棚也还存在,直到50年代,由国家拨款兴建了渔民新村,渔民都陆续搬进新村,这种木棚才逐渐消失。改革开放后的渔民今非昔比,他们致富以后,从渔民新村搬了出来,自己建楼房。现在,市内的闸坡、东平、沙扒、溪头等渔港一幢幢高大宽敞的楼房大厦代替了渔民新村,成了渔港新景。这些渔民楼房,造价一般都在100多万以上。里面不但有客厅、套间,饭厅、厨房、卫生间,有的还另外设有书房,健身室,电视厅,甚至游泳池。
    往日,窄窄的5尺船面,既是工场,又是睡床。不管白天夜晚, 打上来的鱼就堆放在这里,待鱼虾处理进舱,打上桶海水一冲,用烂渔网抹干,就当床睡觉。因此,那时的渔民很多人患风湿病,为了驱风去湿,他们只好喝酒防寒,沿海渔民没有几个不喝酒的。搬进木棚后,在这有限的空间里,仍然过着“床连灶,灶连床”的日子,人们就睡在地板上。1956年政府拨款建起了渔民新村。300 户渔家住进了渔民新村。到了70年代,还居住在木棚的1705户13040人全部上岸定居。 虽然有了固定的起居场所,但是由于场地窄小,这占地面积最大的床铺还是给挤了出来,于是便有了这种叫“网床”的卧具出现。网床有一种就是用渔网吊起来,人睡在里面,晃呀晃的象摇篮;还有一种是固定在一个交叉可以折叠的木架上,晚铺早拆,以节约住房用地。现在,渔民们不但有固定的卧室床铺,而且这床铺还挺讲究的哩。高级的“席梦思”床垫、拉舍尔,还有空调、电热毯,这已经是渔家普遍的室内用品了。
    昔日的渔民很少上岸,上岸也是赤脚步行。长期的水上生活, 造成了渔民前倾后突象摇艇那样独特的走路姿势。使人一看就认出是渔民。那时候,他们在海上“驳脚”或者短途运输便是这种行驶起来一摇一晃,岸上人叫“地豆壳”的小艇。现在,“地豆壳”变成了人称“水上飞”的摩托快艇,作为生产用的渔船,更是具备生产,起居、加工等多功能的先进设备。目前比较先进的  匹马力的机船,在我市就有  多艘。生产作业由往日单一式,发展至现在刺、钓、围、拖、照等多种作业;产品也由往日的鲜、咸两类增加了冰鲜或深加工。
   “出海是鬼,回港是人”这是旧社会渔民命运的写照。为了祈求出海平安, 他们不惜把仅有的一点钱币变成香烛,焚烧在那些泥塑木雕的偶象面前。因此,每个渔港都有那么几个海神庙龙王庙。小孩子背后长年累月背上几个葫芦,为的是有那么一天掉进海里,就可凭着水面的葫芦把他打捞起来。在闸坡就有一户渔民现在还保留一根木头,并作为神物顶礼膜拜,因为他的祖宗就是在一次沉船后,靠着这根木头浮水回来的。别看渔夫个个都有一条银元做的贵重腰带,渔妇人人都有名贵的玉钏和耳环,那其实隐藏着一本辛酸的渔家血泪史。他们是在为自己凶吉未卜的明天作好准备。如果真有一天沉船覆载,他们流落异地或者客死他乡,就可凭身上这唯一的一点积蓄,或者权作回乡盘缠,或者希望好心人发现他们的尸体后,取下身上这值钱的东西,变换钱财埋葬他们。他们是生前已备身后事啊!尽管是这样,年年月月漂浮在海边的无主孤魂还是不少。这也就是我市大澳港“万人坟”的来历。
    有什么办法呢,那时的社会和科学都是那么落后。 那种常用来象征渔业的海螺号便是当时用作联络的工具;有时不便吹螺号,就在船尾三桅上扯上一个鱼筐或者一件烂衫,作为联络讯号,这就叫“扯望”。碰上夜晚或是急需求救,还要把“望”点燃,引人注意。但是不管是吹螺号也好,扯望也好,在茫茫无际的大海,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?
    现在,电台和“大哥大”代替了“望”和海螺;“一张信用卡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,如果今天你还看见有人佩带着银链或耳环什么的,那便纯粹是首饰。
    那时,要寻找跟踪鱼群,用的是土办法。一是爬上主桅的顶端,那儿有一张用绳缆编织成的“坐椅”,坐在那里,眼观四方,凭经验看水色辨别鱼群;另一个办法是钻进船舱里,把舱盖盖上,侧着耳朵,仔细谛听海底下面鱼的叫声,不同的鱼群会发出不同的声音。预测天气也只凭经验看天上的云看海里的水。判别一个新渔场,就用一个铅砣外面裹上几层布,用线拴着放到海底拖行,一会儿把砣收上来,解开布条,把布条裹上来的海泥刮下,放进碗里,用水淘洗,从剩下来的泥沙或贝屑来判断,现在大概是来到什么地方。这一切都得依靠有经验的老渔民,但也难免有“差之毫厘,谬之千里”的时候。那时,最先进的仪器可能就是那个渔民叫“罗经”的指南针了。渔民们就靠“东上几个字”或者“南下几个字”来判别方向。到了50年代,才有一种名叫“长江”牌子的直流电子管收音机进入渔船,收听气象台发来的天气预报。可是,那种注明“甲电60伏,乙电90伏”的先进工具,意味着每台收音机必须随带着100节5号电池,这100节电池加起来的体积要比那收音机大3倍!而且就算每天只收3次天气预报,也仅只能用上一个月。因此,往往只能是一个生产联队的头船才有一台收音机。记得60年代初,东平渔港先锋大队“先锋一”机船第一次从珠湾用几十担大虾换回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时,全港渔民奔走相告:“那洋货只用4节电芯,还能用一年!真了不起。”
    现在,家家户户都有了收录机、电视机,音响。那远程电话还可以与远在海外打渔的亲人通话呢。
    俱往矣,看今日渔港,往昔只能夜里偷偷进门的新娘,今天也和城里人一样,坐着高级的“奔驰”小轿车风风光光地大办婚礼;昔日不让上街的渔民,现在有了渔民之家、渔民医院、渔民小学中学;他们真正起来当家作主啦。改革开放这几年,他们更是开公司、办工厂,闸坡、东平、沙扒和河北的渔民还搞起旅游事业来,富余的劳动力都从这里找到出路。海里往日不值钱的珊瑚、贝壳什么的,制成工艺品,还挺受游客欢迎哩。
    渔民的经济收入也逐年增高。1980年是年人均184元;1983年是415元;1987 年是1532元;1995年是5012元。其中最高的是东平渔民,年人均是8592元。
    我市渔民由疍家到渔民这一段历程,不也正好折射出我市的巨大变化吗?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帮助中心 | 使用协议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
公司地址: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潮排山潮排路昌源楼A2-A37777 电话:13926340003(陈主任) 13926345553(陈总监) E-mail:yjyxz88@126.com
Copyright 2014-2019 yuxiang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粤ICP备19104114号-1
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网站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免责声明: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,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。渔乡子水产交易信息平台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规避购买风险,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。

行业图标